何丹
何丹,女,副教授。本科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现为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教师。担任《中医诊断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妇科学》教学工作。
教书育人工作业绩
教学风格活泼风趣,受到广大学生喜爱。曾多次获得院级、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2013年参加首届中医药社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优秀奖。作为主持或主要参与者,参与多项教学教育研究课题,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
督导理念
教学中注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关注学习效果达成度。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积极看课堂氛围。不仅教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对课程及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不仅教授专业知识,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积极发掘专业课程知识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及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的隐性思政教育作用,真正在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在教学中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陈海丰
陈海丰,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中药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药学相关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以《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作为主要教学课程,还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7门课程。参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学》、《临床中药学》、《本草典籍选读》、《中医药学概论》等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7部,副主编《药草云南》(双语教材)、《云南特色中药》等教材专著3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云南省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在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裁判。
教书育人工作业绩
参加首届全国中药类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注重课程内涵建设,作为课程负责人,《中药学》课程获批云南省本科一流课程。被评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学督导,云南中医药大学优秀导师。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建设核心成员(排名第二),在专业建设中有突出贡献。2020年,我校中药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2023年获批云南省增A去D专业建设点。是2018版、2020版、兰茂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执笔人。
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举办“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银奖、铜奖。
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爱护学生,获得云南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督导理念
1. 思想道德、为人师表,是督导的首要考核目标。
2. 以“督”促“导”:督导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在发现问题时,更加侧重与教师沟通,一起解决问题,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教学方法应“百花齐放”,深信教学没有一套刻板固有标准。在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崔茂应
崔茂应,男,2002年7月参加工作,2022年8月担任信息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2011年12月至2014年5月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教研室主任;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任医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室主任;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到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村驻村扶贫攻坚工作;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云南中医药大学信息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2022年10月获得教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自2002年至今担任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及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和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Python程序设计》《医学信息工程概论》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教书育人工作业绩
课题: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程序设计类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参与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老年人智慧医疗信息素养手册》、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4R理论视角下高校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构》、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计算思维的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专著:主编《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参编《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案例》;
专利:一种具有人脸识别的体重检测装置、一种疫情防控巡检装置;
奖励: 2023年6月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11月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省赛Python数据分析本科组云南省赛区指导教师二等奖。
督导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观念,提倡换位思考。
2.正确处理和把握“督”与“导”的关系,加强“导”的力度。
3.充实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
黄兴亚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博士,外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主讲课程:《博士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研究生基础英语》、《研究生学术英语》、《四六级翻译与写作》等;主编学术著作4部;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2篇研究报告被教育部采用,分别收录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生活报各绿皮书(2018)》和《中国语言服务报告绿皮书(2020)》。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和云南省大学英语教改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2项。
教书育人工作业绩
自主持外语部工作以来,推行了大学英语精准化分层教学改革、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无纸化考试改革,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大学英语四级月考制度和考研英语模拟月考制度,对大学英语教研室进行优化和调整,由大学英语第1教研室负责四级主抓四级,大学英语第2教研室主抓六级,邀请二级学院英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和医师加入,组建了中医英语联合教研室,负责《中医英语》学科建设和教学,意在构建一座由通识英语通向专业英语的桥梁,打造医文交融的“大英语”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我校四级通过率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学校高质量的发展做出了外语部应有的贡献。
督导理念
在担任校级教学督导的过程中,我坚持“亦督亦导、以导为重、旨在提高;督中有评、评中寓导、意在服务”的理念,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不负学校重托,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